独有爱莲人:叶嘉莹的人生(杜课578期)
叶嘉莹:莲花的种子
杜骏飞 王书琪
诗家叶嘉莹先生,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“穿裙子的士”,是有原因的。
她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的大家,以诗词名世,人民日报评论她“活成了人们心中的诗”。
晚年,一辈子清汤寡水的她,为南开大学捐款1857万元,几乎是散尽家财,用于支持古典诗词学的事业。
今天,我们写叶先生,不是为她的诗词,而是为她此心光明的人生。
——她历尽了一个文人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磨难:幼年与父亲失散,青年丧母,中年丧女,老而丧夫,小女儿得了乳腺癌,自己也曾入狱。但即使如此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”,她却一生皈依真善美的事业,一生读诗、治诗、教诗,她不仅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诗中,更一生以慈心悯人,以诗度人无数。
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还有什么样的生命故事,比这更符合士大夫精神呢?
一、斜阳闲看蝶双飞
1924年,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。3、4岁时,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,认识汉字。
叶家全家都是爱诗之人。每逢大雪之时,父亲便在院里大声吟诵郑板桥的《题游侠图》,而母亲和姨母则在屋内小声吟诵。
叶嘉莹的童年便是在诗词吟诵声中度过的。
因为生性好静,她对四合院里的一点一滴都有着深刻的体认和观察,并渐渐养成细腻多情的性格。再加上从小受到诗词的熏陶,叶嘉莹很快便表现出超凡的诗才。
15岁时,她看着窗外垂死挣扎的蝴蝶,写下一首《秋蝶》,追问人生的意义。“几度惊飞欲起难,晚风翻怯舞单衣。三秋一觉庄生梦,满地新霜月乍寒。”看到秋天花池里的蝴蝶几乎要僵死,便有了这感悟——生命行将消失,一切终归于空无。
她小小年纪便对人生、对宇宙、对苍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。在2011年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,她引用了自己15岁时写下的一首《咏莲》诗:“植本出蓬瀛,淤泥不染清。如来原是幻,何以度苍生。”读完,她笑了笑说:“我现在90多岁了,回头看那时候的诗,也觉得奇怪,怎么会说那样的话呢?”也是,深闺中的少女每日看花开叶落、蝶飞燕舞,竟写下这样深涩之句,15岁便觉人生如梦,16岁就老想着“度苍生”。
二、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
她小小年纪便思虑深广,这和她的经历不无关系。生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,她的命运也如雨打浮萍般不能自主。父亲与家人聚少离多,后来杳无音讯,失去联系。只能靠着母亲带着一家人颠沛流离,勉强求生。
1941年夏天,17岁的叶嘉莹考上了辅仁大学国文系,师从诗词名家顾随先生,成为顾随先生最为得意的弟子。
然而,就在她考上大学的那一年,母亲思虑成疾,在天津做手术却不慎感染,最终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。
王国维说,“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”,叶嘉莹忧患不断却成就斐然的一生,正是这句话的注解。
1948年,经过老师的介绍,她“出于义气”(而不是爱情)与在国名党海军做文职的赵钟荪结婚,而这段婚姻却成了她更大痛苦的开始。结婚11个月后她跟随丈夫迁居台湾,从此“转蓬辞故土,离乱断乡根”。
1949年,叶嘉莹和赵钟荪的大女儿降生。但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很久,初到台湾的赵钟荪就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,叶嘉莹本人也因所谓的“思想问题”被关起来。但由于警官看到叶嘉莹只懂诗词、不懂政治,还带着吃奶的孩子,最后把她放了。出狱后的她无家可归,只得寄人篱下,“剩抚怀中女,深宵忍泪吞”。
三年后,丈夫出狱,叶嘉莹也在这之后迎来了第二个女儿的降生。但是平顺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开始。久被囚禁,致使丈夫性情扭曲,动辄暴怒。她一度感到绝望,甚至考虑过,如果自杀,哪一种是最没有痛苦的。
最终拯救她的还是诗词。她读到王安石的诗偈“众生造众业,各有一机抽”,突然醒悟。她认识到,万事万物皆有其缘由,她的丈夫变成今天这样也是由他的性格、不顺的经历造成的。于是她选择忍让丈夫,默默承受,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经济的大梁。
当被问到是否怨恨过婚姻时,她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淡然地说“结了婚,就要承担一切”。她说自己很“傻”,不像现在的小姑娘那样“聪明”。其实她并不是“傻”,只是她身上重承诺、负责任的“士”的精神在指引她做出一个又一个选择。
当谈到苦难时,她说:“各种苦难,谁都不愿意发生,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,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。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,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。”
她在诗词中寻找到了精神的寄托、追求更高远的想法,在辽阔的诗词的草原上一骑绝尘,苦难再也追不上她。
三、从此余生伴海云
重拾生活信心的叶嘉莹之后一直在台湾大学教授诗词,凭一己之力养活年迈的父亲、两个读书的女儿以及失业的丈夫。
1966年是她的转折之年。在一次毕业宴会上,台大校长钱思亮对叶嘉莹说,学校决定派她去密歇根大学交换,让她做好准备。她参加了短期英语培训,最后考核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一。
后来哈佛大学远东系教授海陶玮面试他们,由于叶嘉莹表现优异,海陶玮教授又邀请她去哈佛大学讲学。
叶嘉莹就这样开启了北美之旅,并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种子播向世界。后来叶嘉莹因工作和家人不停在美国、台湾、加拿大间辗转,教授诗词。直到1969年她在加拿大取得终身教职,一大家人才算安定下来。
旅居国外多年,叶嘉莹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理论,她用自己独特的讲课方法,在异国他乡让无数人爱上了中国古典诗词。
她的身上似乎有两种矛盾的特质共存。她讲的是最不食人间烟火、最风花雪月的古典诗词,但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为柴米油盐操心;她说自己从不曾遇到爱情,却能娓娓道来古典诗词中最幽微美妙的爱情。
她在30多岁时写下“何当了却人间事,从此余生伴海云”的诗句,归隐之心昭然若揭;却在80多岁时写下“依然未脱尘羁在,枉说余生伴海云”。有遗憾、有不甘,但更多的是一种淡然。就像一位小说家,在小说快完成时回读一遍小说,虽和自己一开始的构思不同,但也不失为一篇好的小说。
大隐隐于市,诗词让她能够在尘羁中与海云相伴,于柴米油盐中觅得风花雪月。
四、千春犹待发华滋
她之所以一生“未脱尘羁”,除却亲人的牵绊,还有她心心念念的诗词教育事业——将中华诗词之美传承下去。
1978年春天的一个傍晚,她向中国政府写了一封信,申请回国教书。那个黄昏让她思索如何对待余下的日子,唤起了她年华老去的警醒。“漫向天涯悲老大,余生何地惜余阴”。
叶嘉莹平生最佩服孔子,可是孔子只说过“三十而立”、“四十不惑”,以及五十岁、六十岁和七十岁时人应有的生命状态,却不曾说过80、90岁应该如何度过。其实到了这个年龄,大部分人开始往回看,或嗟叹岁月,或提当年勇。而她,却还要继续往前看。
她说,鲐背之年,早已看破生死,但还是有一个痴梦:想要以己之力护卫诗词的生命,就像汉墓里时隔千年仍能盛放的莲花一样。
为了这个痴梦,九十岁高龄的她依然坚守在教师岗位,坚持站着上课,她说这是对诗词最基本的尊重;
为了这个痴梦,她与时间赛跑,与学生一起整理昔年素材,编撰成册,留待后人;
为了这个痴梦,她拿出自己的10万美元积蓄,以恩师顾随先生的名号“驼庵”设立奖学金,专门用于激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研习;
为了这个痴梦,今年6月3日,她又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,用于设立“迦陵基金”,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。目前,已经完成了初期捐赠1857万元……
对她来说,“报国”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。
从21岁到如今,叶先生投身诗词教育70多载,从台湾大学、淡江大学、辅仁大学,到哈佛大学、密歇根大学,再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,先生可谓是“桃李满天下”。
在南开为她建的“迦陵学舍”的一面墙上,叶对自己的一生波澜,有这样悠然的回顾:“一世多艰,寸心如水。”
然而,叶先生就是在这样艰危的人生里,活成了她内心想成为的样子;也就是在这样困顿的人生里,她以自己的美好,在精神上成就了无数人。
先生爱莲,总以莲自比。她希望她这课莲花凋零了,能有一颗种子留下来。
而我们很多人,或许已经成为了她的希望,莲花的种子。
“绰约芳华路,烟波微茫云深处。独有爱莲人,掬天河,心无住。”今晚月明星稀,聊制小词,遥寄叶先生。
参考资料:
1《鲁豫有约——叶嘉莹》
2《朗读者——叶嘉莹》
3《叶嘉莹:来生还教古诗词》,人民日报海外版。
4《千春犹待发华滋:叶嘉莹传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。
5《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“穿裙子的士”,94岁时将全部财产捐赠设立基金会》,微信公众号“灼见”。
6《叶嘉莹: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》,中国作家网。
7 百度百科
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杜课小助手(微信号:dukexzs)加入《杜课》粉丝群,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、所想、所悟。您也可以提出对《杜课》的建议和意见,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。我们期待和相信,有了您的参与,《杜课》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。
感谢阅读本期《杜课》,下期再见
往期精选
人物: 最后一个士大夫|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|听歌 | 苏菲 · 珊曼妮的歌与人生|如果自由有回声——殷海光|夜谈王国维|说话的权利:读伏尔泰
视频:杜课导言|孤独|新闻理想|父母与子女|大学规划|校园霸凌|变形|狗年,我要祝你什么呢?
文字: 杜骏飞:父亲|一个没有作家的中国|谈“地域黑”|我们就是那少数人|论沉默|读诗三境界|戊戌一百二十年祭|哈哈!“旅行者”类型学|中学的《1984》|童心说|这一课,讲崔永元吧|谈“内卷人”|“中才之人”生存守则
关注: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|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|王菊现象学|耿直的招聘|谈“迷信”|谈官威|奥普拉说什么?|叮!你有一道作文题|知音说
音频:一诚天下动|青春|考研三问 |“满大街都是圣人”|弱者才喜欢赞美,强者只感恩批评
元能力养成:敬畏|反思|宽容|美|钝感|坚毅|遗忘 |利他| 运动|乐群| 悲悯
鸣谢:
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
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
本文为《杜课》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
编辑|王之涵
责编|胡园 王静颖
杜 课
邮箱:njuduke@163.com
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
长按二维码关注